本文目录
1、1954年出生,大学学历,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中技公司业务员、副处长,中技国贸公司总经理,中技公司副总裁、总裁等职务。
2、2004年9月,中国政府决定为浙江三门、广东阳江共计四台机组进行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招标。其中,最有实力的竞标者,是美国西屋公司(Westinghouse)与法国阿海珐集团。为了更好地进行招标工作,2004年年底,中技公司牵头,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集团)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下称中广核集团)共同成立了国家核电公司的筹备组。时任中技公司总裁的蒋新生担任筹备组的领导成员。
3、2006年年底,中国国家核电技术招标机构选择了美国西屋公司和肖工程公司联合体作为优先中标方,引进AP1000技术。但第二年年中,阿海珐集团也获得了广东台山核电项目两台机组的订单。
4、2007年底,全程参与招标谈判工作的中技公司总裁蒋新生被中纪委;双规;。一位接近招标工作的专家对《财经》记者透露,在招标的过程中,蒋新生涉嫌向法方泄露了标底。2010年9月被法院判监20年。
1977年随父母支援辽河油田来到盘锦。
1984年,从辽宁省营口师专毕业后,回到母校辽河油田钻井中学任历史老师。
1987年,23岁的他辞去教师公职,成为辽河油田下海经商第一人。他从开小卖店做起,摆过摊床,开过服装加工厂,做过贸易公司。6年的个体户生涯,艰苦的创业历程,他树立了开大商场的目标。
1993年,他抓住机遇,竞标盘锦兴隆大厦经营权成功,从一座空楼到成功开业,只用了76天。
1997年,他提出“发展连锁、商业报国”的发展目标。同年4月,他成功开业第一家跨市连锁企业大石桥兴隆商城。
2000年10月,在盘锦兴隆大厦逢勃发展的基础上,正式成立辽宁兴隆百货集团。
2001年,他进军沈阳,收购当时号称“亚洲最大摩尔”的原沈阳东亚广场,组建沈阳兴隆大家庭。
2005年,他收购了拥有盘锦103地块“开发权”的盘锦宝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业,专注于商业地产的开发与运营。
2005年,兴隆宝通建设铁岭兴隆,开始布局辽北,在省内快速连锁。
2007年,他将企业正式更名为辽宁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更名后的大家庭有四方面的含义:兴隆是所有员工和员工家人的大家庭、是厂商的大家庭、是顾客的大家庭、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
2008年,他当选为火炬手,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同年,他当选为辽宁省人大代表,为商业流通业的发展进言献计。
2008年,他重组盘锦紫澜门国际酒店,正式进军酒店业。
2009年,他提出了“建设现代大家族”的理念。家族成员包括员工、员工家人、合作伙伴,大家没有血缘关系,但拥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情感,像兄弟姐妹一样,互帮互助,共创共享。“现代大家族”理念的提出,为企业长久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0年,他在黑龙江省组建了第一家店----兴隆大家庭生活超市黑龙江省黑河市龙滨店,开始了省外连锁的步伐。
2010年,“兴隆功夫营销”荣获“世界零售创新奖”;同年,荣获“中国连锁年度人物”。
2011年,他所创建的兴隆大家庭集团已经发展成为辽宁省最大的民营商业企业,在辽宁省15个城市拥有23家大型商场、11家生活超市和7家其它产业公司,2010—2011年度,集团销售达120亿元,为国家缴纳税金4.7亿元。
201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兴隆大家庭盛装开业,省外连锁的步伐更加稳健。
同年,再次当选为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1、马克俭大半生都在贵州,真可谓有缘更有情。
2、1933年10月22日,马克俭出生于湖南岳阳。少年时逢战乱颠沛流离,逃难中,马克俭来到贵州,先到遵义、后到贵阳。恰逢当时的贵阳一中招生,马克俭便参加考试,随后在贵阳一中初中部度过了相对平静的3年时光。初中毕业后,他回到湖南老家。
3、冥冥中或有天意,1958年马克俭从湖南大学毕业,分配到当时刚刚建校的贵州工学院任教。就这样,马克俭重回贵州并在贵州工学院扎下了根。50年弹指一挥,从贵州工学院到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大学,马克俭亲历了那一代科技工作者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贵州50年来的沧桑巨变。
4、20世纪80年代后期,马克俭开始在空间结构领域崭露头角,不少省外高校或高薪求贤的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马克俭都一一婉言谢绝。离开,会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多的科研经费,更高的生活待遇,但马克俭忘不了这片在战乱时期给予自己3年养育的土地,舍不得自己奉献了几十年的大学,更放不下自己在贵州的事业。这片土地欠发达、欠开发,但他知道自己的根已深深扎入贵州高原,并融为一体。 1976年文革结束,被迫虚度10年光阴的马克俭既在思考也在徘徊。邓小平的一句话重新激发了马克俭胸中的抱负和力量——“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是说,知识分子不再是臭老九了,既然是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就应该对国家做贡献。带着朴素的想法,马克俭开始涉足当时国内刚刚起步的空间结构研究领域,并逐步把自己的研究运用于实践,注重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至今他还感慨地说:“没有党中央的拨乱反正,没有小平同志的思想解放,我们国家就没有今天的辉煌。”
5、人的创造天赋像火花,可以熄灭,也可以绚烂燃烧,而迸发出科学之光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劳动,再劳动。马克俭始终坚信,勤奋是成功的秘诀。除了必要的学术活动,他的时间基本上是在自己的空间结构研究所度过的。研究所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周六照常上班,可他自己星期天也很少休息。
6、年逾古稀的他,工作起来却不输给年轻的弟子。兢兢业业的专业精神潜移默化影响了他的研究生,很多学生毕业后仍然保持着周末加班的习惯,从他那里,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
7、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某项事业中,就会淡化甚至忘记物质享受,马克俭就是这样的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一件衣服他要穿好几年,手机也是过时的老款式,吃饭常常是随便解决,妻子不在家时,自己煮碗面条匆匆吃下,放下碗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别人是为生活而工作,而马老师是为工作而生活”这是学生对他的评价,也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8、众所周知,自然科学研究需要设备和资金,但马克俭却很少向国家、向学校要经费,原来他有自己的秘诀,就是产、学、研结合,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成果转化获得必要的科研经费。
9、他的理念是:搞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论文上,而是要把成果转化为扎扎实实的生产力,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真正乐趣。
10、1985年,马克俭的成果首次应用于贵阳市花溪区一所疗养院的食堂修建工程中。从那以后,他的作品一个接一个:东北最大的超市“长春欧亚商场”、成都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贵阳最高的超高层五星级凯宾斯基酒店、贵阳世贸广场、大十字环形人行天桥、青海省西宁市劳动大厦、新疆自治区库尔勒市国际购物中心,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他的创新成果频频运用到各地的高楼大厦上。1985-2007年,在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安徽、青海、新疆、吉林、河南、上海、深圳等10余个省(区、市),他的新型空间结构体系在实际建筑工程中运用达100多万平方米,节约建设资金上亿元。其中,成都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节省工程投资1310万元;贵阳世贸广场获“中国楼盘创新大奖”、“CIHAF04年度中国最佳写字楼”等荣誉。
11、2003年,马克俭仅以一票之差落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在自己醉心的领域里不断攀登、不断创新。他相继发明了“大跨度新型张弦空间桁架结构”、“大跨度短撑杆新型张弦桁架结构”、“大跨度屋面斜拉式双层预应力平板型网架结构”等6种预应力钢网格体系,并应用于新型大跨度屋盖结构中。
12、2007年增选院士的答辩中,当马克俭完成自我陈述和提问答辩后,一位评委院士走上来与他握手说:“马老师,你的成果真的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不容易!不容易!”“我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动脑子,喜欢摸索新的东西。”不断挑战传统观念、创造全新的空间结构技术已经成为马克俭的爱好。
13、对于技术创新,马克俭有自己的想法:创新不是赶时髦凑热闹,只有结合本地实际的技术创新,才是真正有用的创新。贵州是一个相对贫困落后的省份,在贵州搞建筑科学,最大的追求就是用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
14、贵州多山区多山地,导致建筑工程中的钢网架结构造价比钢桁架结构还高;此外工业与公共建筑中,18-30米跨度的建筑占大多数。为此,上世纪90年代,他研制开发了“钢筋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现浇混凝土空心大板楼盖结构”等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这种新型空间结构,既满足大开间、大柱网、灵活划分房间的需要,又实现了安全合理、低造价、低成本目的。在全省推广使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马克俭不仅勇于创新,也善于创新。他的设计有三条原则:一是结构受力体系简洁合理且造价低廉,二是承载方式安全可靠,三要兼顾建筑物的美观大方。前几年,当他发现湖南省某专利技术的缺点后,通过反复试验,他提出了相关楼板的精确分析方法——矩形网格板法和实用分析法,并获得国家专利。该成果应用于“贵阳世贸大厦”,节约工程造价2000万元。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既有普通大板结构的建筑功能,还有降低屋高的优点,现已通过全国知名专家论证,建议大面积推广使用。
16、面对国内外建筑业新兴科技,马克俭既注意吸收又不盲从。2003年底,应邀参加四川省重点工程“成都新世纪国际会议中心”大跨度钢结构工程投标时,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周密论证,放弃了呼声正高的日本某大学开发的张弦梁结构专利技术,而采用该省省长基金项目“大跨度下弦管内预应力空间管桁架结构”参加竞标。国内设计大师、权威专家组成的技术评定组最后评定,马克俭团队提出的方案排名第一,一举中标,2005年该工程建成使用。涉足空间结构领域20多年,马克俭带领研究生团队,撰写专题研究报告十多本(近110万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地区规程和国家规程各一册;先后有30多项科研成果通过设计转化为实际工程,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通过工程实践应用实现了产业转化。以主持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钢协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1996年至2006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共计59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2项、全国创造发明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香港柏灵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四届孺子牛金球奖1项,其他奖项合计76项;199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及“五一”劳动奖章,两次获贵州省劳动模范称号及“五一”劳动奖章;他还培养出30余名硕士、博士,有的学生已经成长为教授、省管专家,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
17、现年74岁的马克俭精神矍铄,他仍然亲临施工现场检查指导,继续在贵州大学培养研究生,全然不顾自己已超龄服务8年。
18、近年来,面对贵州省经济加快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马克俭又瞄准新的目标,提出“磷石膏位模板的密肋式剪力墙结构”方案,把省内两大磷矿基地生产磷酸的工业废渣变废为宝,使其成为建筑工程的主材和辅材,既降低工程造价,又保护青山绿水,契合推进“自主创新”和“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
19、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为马克俭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庆祝会发去贺信:“马克俭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既是马克俭教授的光荣、贵州大学的光荣,也是全省人民的光荣……希望全省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向马克俭教授学习,学习他扎根贵州、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开拓创新、刻苦攻关的精神,学习他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精神,为早日改变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面貌贡献智慧和力量。”
20、“当选院士既是荣誉更是责任。”马克俭教授在庆祝会上说,“院士只是科技工作者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没有任何特权,今后自己更要承担起促进科技创新的重任,踏踏实实地回报贵州人民。”
1、1983年,徐增平从广州军区退伍,从商经营电器、地毯及农副产品贸易。
2、1988年,已身价千万。这一年,徐增平携妻子移居香港,创办创律公司,主要经营投资和商品贸易。 1990年代,兼任中国体育工作者协会(香港)主席的徐增平,带领过香港足球队、篮球队;创办演出公司,组织过总政歌舞团、俄罗斯红星歌舞团、澳洲军乐团等来港演出。
3、1997年6月1日,赞助柯受良驾驶汽车从壶口瀑布上空飞跃黄河,那辆飞跃黄河的三菱轿车喷涂着“创律集团”字样。
4、1998年,徐增平的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Agencia Turisticae Diversoes Chong LotLimitada)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实际总共花了一亿美元)的代价从乌克兰手上买下前苏联航空母舰“瓦良格”,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包括迪斯科舞厅、旅馆和博彩设备等。由大连造船厂改造的“瓦良格”的中国航母“辽宁号”,于2011年8月11日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
5、建造或改造期间的试航,称为工厂阶段的试航
6、厂家测试十分具体,一般要达到以下标准:
7、二是所有的设备、配件、指挥系统、导弹、火炮和提升装置均已正确安装、调试,并且满足性能参数的要求
8、三是甲板和舱壁喷漆、管线外壳、标签标识必须完成
9、四是完成对电子干扰、照明、辐射噪声、空传噪声、热应力、振动和自噪声等方面的检查
10、五是完成对声呐及其他声学处理设备、战斗控制系统、航空设备、导航灯光以及排污、空气、饮用水等的认证
11、交付部队前的试航,即入列前的试航
12、航母战斗群形成战斗力之前的试航
13、军方测试是交付海军使用的最后一次测试,主要测试航母的机械性能和指挥通信、侦察、火力、航空系统功能,主要包括航行设备和系统测试、动力装置测试和满功率航行及倒车测试、损管和消防及救生系统的试验、弹射器无载荷运行试验、直升机起降测试、航行补给试验以及空调等辅助系统检查等
14、对于测试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将详细记录,并在航母返回后处理
15、截至2010年“创律”已在广州、北京、山东等地,有数十亿元的投资,涉及酒店、石材加工、建筑设计等。